是否還記得電影《鋼鐵俠》中的Jarvis,那個具備超智能語音功能的人工智能管家? Jarvis能夠通過語句中的關鍵詞執(zhí)行命令,幫助鋼鐵俠處理各種事務,為他的戰(zhàn)斗提供精準數據與方案。未來,這種超智能語音功能可能不止于電影。目前,各大科技公司都在人工智能的自然語言處理大類積極布局,加大研發(fā)投入,開發(fā)各類消費端與商用端應用。
近日,國家工業(yè)信息安全發(fā)展研究中心發(fā)布了《2019年人工智能中國專利技術分析報告》,對人工智能涉及的各個領域的專利申請情況進行了深度分析。聯想集團在相關領域的AI專利數居中國前列,其中語音識別專利數位居前六,超過了老牌廠商科大訊飛,成績令人矚目。
近年來,聯想全方面加強人工智能戰(zhàn)略,在智能語音助手、智能客服、智慧醫(yī)療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外界也許會驚訝于聯想取得的突破,但實際上聯想已經在人工智能的各個分支領域組織起了精干的研發(fā)隊伍,在探索人工智能科學前沿的同時為集團的戰(zhàn)略服務。
聯想人工智能技術發(fā)展的核心引擎是聯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實驗室。該實驗室成立于2017年初,目前有200余名國內外人工智能人才,專注于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等前沿技術領域。自然語言處理和語音技術正是聯想研究院的強項之一。
聯想發(fā)力自然語言處理與語音識別,讓智能設備更懂用戶
自然語言處理讓機器可以理解用戶,并給出回答,是智能設備人機交互的基礎,更是讓設備更加智能的關鍵。聯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實驗室最大的團隊就是由胡長建總監(jiān)帶領的自然語言處理與智能對話平臺團隊,共有50人左右,負責自然語言處理與知識圖譜的研究。語音技術總監(jiān)汪俊杰也帶領著一支小而精的特色團隊,支撐著聯想的各種智能產品和應用。
聯想的自然語言處理與智能對話平臺團隊成員背景廣泛、多樣,給聯想在相關領域的研發(fā)帶來了多樣化的能力。目前聯想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力量的主要精力集中在3C和與聯想業(yè)務相關的其它領域,特別是通過自然語言處理與知識圖譜的結合,提供與智能對話相關的各類商用產品和解決方案。聯想的自然語言處理與智能對話技術還專注于通過提供組合性響應來對應不同結果,達到個性化回應的效果,提高回復質量。
在語音識別相關領域,聯想團隊開發(fā)的相關技術已經基本達到全鏈覆蓋,聚焦聲學前端和語音識別兩大領域。聯想目前使用的是深度神經網絡混合架構,語音引擎的聲音模型所用的訓練語料達到數萬小時,規(guī)模達到TB級的純文本,語音技術團隊在準確率方面實現了96%,并且還在逐步提高。值得一提的是,聯想的語音識別技術更加關注語音識別系統(tǒng)上從硬件到算法的全面整合,目標是實打實地提升用戶體驗。
兩大明星應用“樂語音”與MOLI,全心全意提升用戶體驗
在產品及應用方面,聯想語音團隊開發(fā)的語音助手軟件“樂語音”預裝在所有中國區(qū)出售的聯想和Moto手機上,可以實現用戶直接與手機交流,并在手機上實現了跨應用操作。“樂語音”還支持在應用商店中獨立下載,總裝機量已達千萬級別。
聯想自然語言處理團隊研發(fā)的智能客服系統(tǒng)MOLI同樣矚目。作為多模態(tài)、多語言、多媒體智能交互機器人,目前MOLI已服務于聯想全球手機和PC等各種產品,覆蓋超過85%的業(yè)務范圍,提供中文、英文、日文、西班牙、葡萄牙語服務,并實現了7×24小時全天在線,為客戶提供高效率高質量的服務。目前,MOLI的端對端理解率超過85%,問題解決率達到60%,用戶滿意度到達65%,這個數字已經接近人工。
同時,聯想人工智能實驗室的語音技術也整體打包成了一個平臺級服務,運行在聯想自己的服務器上,內部各個業(yè)務部門都可以使用。例如,聯想的BTIT MADP平臺已經使用了自研的語音技術,公司內部的IT支持通過錄音就可以直接生成文本式的表單,在簡化流程的同時還降低了成本。
聯想語音團隊也開始進軍行業(yè)智能,在智慧教育領域發(fā)力,開發(fā)了語音評估和評測引擎,在傳統(tǒng)語音識別引擎基礎上,增加了打分計算系統(tǒng),可以標記不標準的英文發(fā)音,助力教育智能化。
人工智能實驗室團隊“戰(zhàn)功赫赫”,聯想科研水平屢獲國際認可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中,聯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實驗室多次獲得自然語言處理及語音識別領域的國際大獎。在相關領域的研發(fā)水平上,聯想已經毋庸置疑地躋身全球領先水平。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黑客馬拉松中,聯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實驗室智能算力平臺組的參賽團隊在自動自然語言處理(AutoNLP)賽道中首秀即獲得了決賽二等獎 (第二名)的戰(zhàn)績。
●2019年副語言語音屬性評測中(ComParE2019, The Interspeech 2019 Computational Paralinguistics ChallengE),聯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實驗室語音團隊和昆山杜克大學的DKU-LENOVO聯合系統(tǒng)榮獲國際第一名。
●2019年3月,聯想研究院語音技術團隊VOiCES參賽小組在 Interspeech VOiCES遠場語音識別比賽固定系統(tǒng)項目中獲得國際第二名,超過了諸多老牌強隊,系統(tǒng)性能位于國際第一梯隊。
以核心技術鋪筑未來之路,聯想AI引領各行業(yè)智能化變革
正如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實驗室負責人徐飛玉博士所說,發(fā)展人工智能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可信任的AI技術在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聯想的人工智能研究和應用正在向著這一目標不斷努力。徐飛玉博士還認為,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發(fā)展迅猛,特別是在智能制造領域,中國有其強大的制造業(yè)基礎作為依托,并且有政策支持,因此有其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智能制造正是聯想人工智能研究與應用的強項,聯想的語音技術在其中也沒有缺席。
例如,根據聯想中國區(qū)智慧服務產品研發(fā)經理楊文偉介紹,在智能質檢方面,語音技術就能快速識別用戶語音,并將其轉換為文本,自動形成摘要,讓人工少量抽檢變成全量質檢。而在自然語言處理和知識圖譜領域,聯想人工智能團隊也將繼續(xù)深耕核心技術,將語言理解和知識圖譜有機地結合起來,向更多的傳統(tǒng)行業(yè)輸出智能對話能力。
面向新一輪智能化變革的產業(yè)升級契機,聯想提出了智能化變革戰(zhàn)略,圍繞智能物聯網(Smart IoT),智能基礎架構(Smart Infrastructure),行業(yè)智能(Smart Vertical)三個方向成為行業(yè)智能化變革的引領者與賦能者。憑借堅實的技術實力、創(chuàng)新的人才儲備和深厚的實踐積累,聯想人工智能領域的布局是聯想3S戰(zhàn)略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除推動聯想自身的智能化轉型升級外,還將不斷為行業(yè)智能的更廣泛落地貢獻力量。(一鳴)